長城集中承載了堅韌自強的民族精神,是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景觀。河北省境內長城資源豐富,是充分彰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核心區(qū)段。
近年來,新華社記者充分踐行“四力”,站在長城之上瞰大地、瞰歷史、瞰發(fā)展,用飽含思考、汗水與情感的作品,為呼吁社會關注古長城保護現狀奔走,為長城沿線發(fā)生的偉大變革素描,為保護長城、弘揚長城精神的平凡人物謳歌。
在蜿蜒的長城之上,我認識了這樣的一群人,他們生活在長城腳下,懷揣著守護家園的夢想,用腳步丈量著長城的長度、歷史的厚度、文明的廣度。他們多為普通農民,其中既有30多歲的精壯小伙,也有年過六旬的花甲老人。他們無畏山路險峻,無懼時光荏苒,用最普通的行動書寫著最不普通的故事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——長城保護員。
登上《人民日報》頭版的“長城活地圖”
2015年4月初,冀北山區(qū)乍暖還寒,我與分社同事來到秦皇島市撫寧縣駐操營鎮(zhèn)城子峪村(因行政區(qū)劃調整,現為秦皇島市海港區(qū)駐操營鎮(zhèn)城子峪村)拜訪時年60歲的長城保護員張鶴珊。午飯后,老張便拉著我開始攀爬他口中的“野長城”。
所謂“野長城”,是指保留著長城最原始形態(tài)、當代未開發(fā)修繕的長城,大都地勢險峻而人跡罕至。由于是第一次采訪“野長城”,缺乏經驗,我穿著一雙皮鞋,背著30多斤的攝影包,便“很樂觀”地跟著老張往山上走。在山路上老張輕車熟路,我卻剛到半山腰就累得癱坐在地上,后半程則是被他連拉帶拽“拖”上了山。
張鶴珊走在董家口長城上(2015年4月9日攝)。
走到山桃花初綻的敵樓腳下,老張像打開了“話匣子”,邊忙著手里的工作邊給我講述這段長城的歷史,以及他與長城的點滴故事。
“你看這棵樹,它長得不是位置,再長就把敵樓撐裂了,我得把它砍掉。”從老張的口中,我得知他從1978年開始守護長城,光膠鞋就穿壞了二百雙,還撰寫了數十萬字的日記、札記。我和老張走了四五個敵樓的路程,一路上,他忙著堆砌散落的長城磚、檢查長城墻體,我則忙于拍攝,不知不覺中,已到了日落時分。
張鶴珊在堆砌散落的長城磚(2015年4月9日攝)。
我將拍攝的圖片與采訪的細節(jié)整理成稿《河北:農民張鶴珊37載守護長城》,通過“圖片故事”欄目播發(fā),其中一張老張堆砌散落長城磚的圖片,被《人民日報》頭版刊載。
8年來,我先后5次采訪過老張,2021年見到他時,老張的工作方式有了變化:巡查長城時搞起了直播,向更多的人介紹長城文化。不變的,是他那黝黑的臉龐和略顯佝僂的身軀,以及那長城之上永遠健步如飛的身影。
2021年7月7日,在秦皇島市海港區(qū)的正冠嶺長城,張鶴珊用手機拍攝長城風光。
去過北京演播室的“熱血青年”
2018年6月底,在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榆木嶺村,我認識了時年31歲的梁慶立。同樣是黝黑的皮膚,但與老張不同的是,小梁話不多,剛拍攝時,對鏡頭還有一些躲閃。作為長城保護員中少有的“80后”,小梁初中畢業(yè)后,就開始守護村子附近的明長城,2014年,他被遷西縣文保部門聘用,正式成為一名長城保護員。
梁慶立在清除榆木嶺長城敵樓內的雜草(2018年6月29日攝)。
梁慶立在榆木嶺長城敵樓內撿拾垃圾(2018年6月29日攝)。
當時正值盛夏,我在長城上拍攝不到半個小時便已汗流浹背。在一座名為“將軍樓”的敵樓里,小梁給我講述了他發(fā)現來“將軍樓”偷“寶貝”的盜賊,為了保護長城,在這里值守了一整夜的故事。問及他的理想,他說他想建立一座榆木嶺長城博物館,將收集到的長城物件好好保存起來。經過這次采訪,我完成了《“80后”長城保護員——深山為伴 青春無悔》一稿。
再次與小梁相見,便已是當年深秋時節(jié),我向新華社“新青年”欄目組推薦,打算給他做一期訪談節(jié)目。我和小梁從榆木嶺村坐車3個多小時來到唐山市區(qū),再從唐山坐高鐵趕到位于北京的新華社總社大院,我拿著初擬的采訪提綱,不停地與小梁打磨每一處細節(jié),同時糾正他的口音,一直忙活到凌晨兩點多。由于準備充分,第二天在演播室的錄制工作比較順利,新媒體產品《長城,長城!》在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發(fā)出后,半小時內閱讀量到達10萬+,小梁也因此成為了長城保護圈里的名人。
新青年欄目《長城,長城!》海報
小梁說自己是一個“熱血青年”,保護長城的初衷就是覺得自己在長城上有使不完的勁。在北京的兩天時間,他不管走到哪里,都穿著藍色的沖鋒衣,我問他原因,他說衣服背后印有“長城保護”四個字,他好不容易來一次大城市,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他是一名光榮的長城保護員。他對長城的愛發(fā)自內心,他對長城的情感質樸醇厚。
潘家口水庫里的槳聲船影
今年8月底,根據“新時代中國調研行·長城篇”的報道安排,我和同事組成調研小分隊,來到河北省北部地區(qū)的唐山、承德兩市采訪。在潘家口水庫之上,我見到了喜峰口長城的保護員衡丙三。
河北唐山遷西縣喜峰口長城景色(2023年8月30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
20世紀七八十年代,為了給天津供水,人們利用這里的山形地勢,在灤河中游修建了潘家口水庫。引灤入津工程橫切長城,喜峰口、潘家口兩座雄關“鑲”入一潭碧波,從而形成獨特的“水下長城”景觀。
采訪團隊坐船20余分鐘,先行到達喜峰口長城腳下,尋找合適的拍攝點位。稍等片刻后,只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,一只扁舟緩緩向我們駛來,在藍天、白云、山巒、古長城的映襯下,“孤帆遠影碧空盡”的景象呈現在我們眼前。
2023年8月30日,衡丙三在結束巡查長城后劃船回家。
在與衡丙三交流中我得知,他住在山峰另一側的喜峰口二村,守護長城已經有15個年頭,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,巡查長城都靠乘船,冬天水庫封凍,他則需要走兩個小時的山路。一個人、兩支槳、十五年,這里的每一處城墻、墩臺、水門、垛口,衡丙三都如數家珍,春來暑往,他的皺紋也被濛濛煙水所浸透。我想,需要乘船保護長城的,衡丙三也許是全國數以千計的長城保護員中唯一的一個。
2023年8月30日,衡丙三在長城上巡查(無人機照片)。
2023年8月30日,衡丙三在結束巡查長城后劃船回家。
這段長城經過了修繕,所以爬起來并不困難,加之風光秀美,夏季便成了眾多游客的目的地。采訪期間,我就看到有好幾撥游客停船靠岸前來游覽,衡丙三則忙于勸導游客注意保護長城,并收集垃圾。忙碌的衡丙三,用他的堅守,為滄桑雄關平添一抹溫情。
熱愛是長城保護員的初心,質樸是長城保護員的底色,堅守則是長城保護員最高貴的品質。對話長城保護員,很難聽到豪言壯語,但正是這樣的一群人,一步步、一遍遍,用自己的陪伴,對古老長城做著最深情的“告白”。
長城保護員的故事還有很多,8年來,我到有長城的縣區(qū)采訪,經常約上當地的長城保護員坐一坐,聊一聊對長城的看法,掌握長城保護的一手資料。從最早拍照片記錄長城影像,到制作微電影演繹長城保護員故事,再到利用穿越機“震撼”展現長城之美,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,我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表達著對古老長城的敬意。
策劃:蘭紅光
統(tǒng)籌:費茂華、周大慶、劉金海
記者:牟宇
編輯:鄧堅、費茂華、劉金海、張鋮、郝建偉
來源:新華社